现存最早的
紫砂壶为明嘉庆年间制造,而紫砂技艺的成形期可追溯到明正德年间。据《阳羡茗壶系》记载,金沙寺僧用捏筑之法制成基本器型,再用器物将中间刮空,然后用拉坯方法使之成圆形。而之后的名家供春用木头作为模子,再用手指按内外,使其呈现有趣的造型和肌理,但用“模”的办法将紫砂壶限制于圆器之中。直到时大彬时,才弃模而改用“打身筒”与“镶身筒”的新方法。前两种手工成型工艺关键在于能将泥坯成型技巧规范得恰到好处,为深入精加工奠定了重要基础,以至于时大彬创作的紫砂壶“千奇万状信手出”,从而达到前后诸多名家不能及的高峰。此后的紫砂名家一直在探索新工艺,现代名家汪寅仙、徐秀堂专注于注浆成型方法,但终因透气效果不足与收缩率太大而不尽如人意,但也不乏如雕塑“雪舟学画”等部分成功作品。以顾景舟、徐汉棠为首的另一批紫砂名家钻研石膏模技术,对1958年以后的紫砂陶艺发展影响颇深,不仅统一了生产规格,提高了形制的准确性,还大大缩短了技术工人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紫砂器批量生产的目的。许多工人无需学习打身筒、镶泥片的技艺,凭借石膏模就可制作相关器皿。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紫砂器皿的创新艺术受到阻断,手工技艺含量大幅降低。
紫砂壶作为紫砂器的基石,可谓种类繁多、造型丰富,但总体归纳大致可分为“光货”、“花货”、“锦囊货”三大类。光货主要是几何体造型,大致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最容易体现作者技术水平的高低。花货是用浮雕、半浮雕等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模仿自然物象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如供春的树瘿壶就是借鉴古老银杏树干的瘿结捏塑而成。此外时大彬的“印包壶”、陈鸣远的“南瓜壶”均是此类的上乘之作。筋囊货是将自然界生动流畅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筋纹纳入设计之中,要求自壶盖顶端到壶口、壶体,直到壶底贯通一气,常见的有“菊形壶”、“瓜棱壶”等。现代的王寅春是制作此类壶的大师,他制作的筋囊壶口盖不仅样板多,而且各面对称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