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
赵坤动物陶艺的有识之士,一定会说:这是一个男人,而且是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其实都不是,她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女性。不过说是男人和老人不是没有道理,由于她起点高,悟性加勤奋,使她成为一个早熟的女陶艺家,她的作品给人感觉大气、粗犷、随意、老练,但她还没有被普遍所认识。
赵坤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协会员,景德镇市美协常务理事,是一鸣惊人,一步到位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曾在陶瓷学院雕塑专业进修三年,后又跟随笔者学习,合作七、八年,深得笔者陶艺创作、追求的真谛,是笔者所带研究生唯一得到动物陶艺真传的人,因而有时候将她的作品误认为是我的作品,就在所难免。这是因为我们在陶艺创作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由于各自的社会经历、性别和艺术追求上的侧重面不同,细细看来仍有一些不同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点会越来越多。
一、堪称土与火的艺术
土是陶艺形象的直接塑造媒体,因此只有熟练的驾驭土,掌握土的性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陶艺的特征;同时这种土所塑造的形象又要借助高温烧成,由于动物造型的不规则性,造型不仅要考虑到高温时可能的变形,同时要考虑到高温时所产生的各种肌理变化,也
就是窑变效应。由于赵坤对土与火的掌握和认识,对表达对象形体等的熟练把握,使她在塑造形象时往往是“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毫不雕琢,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赋予它们各种人为又毫不做作的肌理效果,甚至同一种动物也给予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的肌理处理,因此看到她的作品时感到手感和肌理效果非常丰富,只有这样才有别于其它任何材料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这才是真正的陶艺语言。
二、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大写意在动物陶艺上的具体体现
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跟着西方、或别的民族之路走下去,还是从中国民族的、民间的、优秀传统中借鉴些什么,可以说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中国绘画大写意强调“下笔无悔,一笔成形”、“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等主张,赵坤的动物陶艺,基本上是遵从这些指导思想,注重观察写生所要表现的对象,塑造时将一大块泥饼卷成动物的躯干,待其略干后,看来是漫不经心似的将头部、手脚、尾巴加上,略加修饰便是,然而正是这种“下笔无悔、一笔成形”的方法,使泥味、手感、肌理、残缺美等艺术趣味都产生于一身而没有任何雕琢、僵硬的痕迹,使人感到痛快、淋漓、自由、奔放。这大概就是当今时代追求返朴归真、天人合一、浪漫生活的审美趣味。
三、善于把握感觉
艺术表现如果过于理性化,就很可能没有艺术,只有恰到好处的把握感觉,在关键之处又能显示其理性功夫,这才是艺术表现的上乘,也就是中国绘画大写意的表现。赵坤的作品如猩猩系列、绵羊系列等都由于对表现对象的深入观察、热爱、对材料的熟练掌握、才能略略几块泥便能直觉地把握感觉,准确地把握对象的各种特征,大胆取舍、变形、夸张而没有过于理性化、面面俱到,正因为这样,她的作品才耐看、使人回味。
四、女性化
艺术不管用的是什么材料、手法,也不管老练到什么程度,它总是心灵的反映,赵坤究竟是个女性,在百兽中她仍然多选择表现动物温顺的一面,尤其喜欢表现母子情,如母子羊、母子天鹅、母子鸡等,这大概就是女性化的表现。
五、创作动物不为功利所驱使
当今的
陶瓷艺术家在纷纷走向市场时钻进钱眼,由那些审美趣味低下的商人牵着鼻子走,用甜俗的东西去迎合市场的时候,赵坤不以为然,她虽未宣称要“引导消费”,创作上要有超前意识,但实际上她就是这样做的,她只想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只想表现在自己对土与火的认识和掌握,只想表现也自己的审美趣味——苦涩味多于甜味,而不去赶浪潮,甚至降低格调,去做市场的尾巴,这当然需要胆识、勇气、技巧和正确的指导思想,需要甘于寂寞和平淡的生活。,需要及时总结经验,补充营养,只有这样艺术家在艺术上才可能不断有独创性和个性。
相信她的艺术会感染那些艺术上的有识之士,会为中国现代陶艺做出贡献,会为中国现代陶艺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贡献,会让那些轻视中国现代陶艺与具有自悲感和盲从西方的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