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龙泉青瓷装饰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历代手工龙泉青瓷装饰都有自身的时代特征。例如,北宋中晚期龙泉窑以刻花、划花和篦纹并结合捏塑的装饰手法为主,具体图案有荷花、鸟、鱼、蕉叶、婴戏纹等。区别于同时代的耀州窑青瓷,风格显得更加清秀简洁。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由于受到南宋官窑的影响,器形上出现仿官窑的类型,装饰风格也趋向官窑的审美,注重釉色的青玉质感,紫口铁足等特征明显,装饰手法趋于简洁。
元代龙泉青瓷与宋代风格迥异,器形普遍较大,装饰风格也更加豪放华丽,出现划花、印花、贴花、镂刻、点彩、露胎等多种装饰手法,图案有云龙、飞凤、八仙、八吉祥、杂宝,还有一些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喜好。明清时期龙泉窑逐渐走向衰落,装饰手法与元代龙泉窑基本相似,以釉下刻花为主,较为粗糙。
(二)手工龙泉青瓷装饰的现状与发展空间
手工龙泉青瓷装饰在龙泉青瓷创作中较为普遍,其装饰技法与表现形式在沿袭传统龙泉青瓷装饰方式的同时,也有一些探索与创新。在胎装饰方面,哥弟窑结合装饰表现较为突出。如哥弟绞胎装饰,哥窑或紫金土以化妆土的形式加装弟窑青瓷器表,哥窑瓷塑与弟窑青瓷结合等。这种装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龙泉青瓷本体装饰艺术语言的发展空间。在釉装饰方面,龙泉青釉作为釉彩的新形式参与龙泉青瓷装饰,形成了一种清新淡雅、精巧别致的龙泉青瓷艺术风格。
此外,在综合装饰方面更是多样丰富。如木质、玻璃、金属、纤维等其他材质以拼接镶嵌等形式介入龙泉青瓷装饰。这种方法无疑是为龙泉青瓷装饰增添了多元的装饰方向,其艺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使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更具活力,更为龙泉青瓷的造型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以往因龙泉青瓷烧成过程中出现熔融软化而不能实现的纵横跨度较大的一些造型,通过其他材料的后期拼接而得以实现。
手工龙泉青瓷装饰的“手工性”与“独立性”加深了创作者与青瓷的情感交流,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种交流与亲近在很大程度上滋生了青瓷创作者对龙泉青瓷装饰艺术语言的探索需求。通过这种频繁的接触与反馈的过程,将不断地促成龙泉青瓷装饰艺术语言的发现与重组,也将为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打开无穷的发展空间。
(三)手工龙泉青瓷与装饰的发展关系
手工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是基于手工龙泉青瓷基础上的一种装点行为。它依赖于坯体本身的造型特点,是随着坯体造型的变化而发展的。制作者会根据器物的造型选择装饰语言与装饰技法。比如简洁单纯的造型往往会选择较为简单的线装饰;造型厚重的器物则会选择厚实的堆塑来装点器表;追求青瓷玉质感的效果往往会更重视积釉的空间而选择弦纹等装饰。
同时,装饰手法也和瓷器制作的各方面因素(如与釉的发展、烧成条件等)息息相关。我们只要稍稍留意龙泉青瓷发展的历史,便会发现每个历史时期的龙泉青瓷都有其特殊的装饰手法。比如北宋时期,龙泉青瓷尚处于诞生初期,对青釉的烧制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准。此时的釉色偏青黄、青褐,釉层较薄而透明,光泽度强,适合做较多的胎体装饰,主要有雕贴、刻花、印花等装饰技法。
而南宋龙泉窑瓷由于成功配制了石灰碱釉,釉的厚度可以通过多次施釉达到1.5毫米以上,并且流动性较小,如此烧成的陶瓷釉色如青玉般温润秀美,避免了光泽度太强。这样一来,南宋龙泉窑的装饰手法就比北宋更趋于简洁单纯的效果,注重釉色本身的美感。而当今的龙泉青瓷装饰也遵循同样的艺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