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8538398您好!欢迎来到合璧兴

合璧兴,陶瓷艺术馆
景德镇陶瓷,龙泉青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 古瓷鉴赏
搜索:

南宋官窑早期青瓷趣赏

发表时间:2014-08-17 15:48:23 来源:
摘要: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依托南宋官窑遗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有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珍贵标本,同时还收藏有各个时代的陶瓷文物,其中不乏一些青瓷精品。本文介绍的早期青瓷器颇具特色,尤其是带有西汉人物、玉璧图案装饰的瓷瓿(bù),以及表现裸身人物的三国时期堆塑罐都为罕见珍品。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依托南宋官窑遗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有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珍贵标本,同时还收藏有各个时代的陶瓷文物,其中不乏一些青瓷精品。本文介绍的早期青瓷器颇具特色,尤其是带有西汉人物、玉璧图案装饰的瓷瓿(bù),以及表现裸身人物的三国时期堆塑罐都为罕见珍品。
 
  瓷器成熟于东汉,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此之前“原始瓷”铺垫了由陶到瓷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批从胎骨、施釉、火候各方面看,基本具备了早期瓷器的特征,但与成熟瓷器相比又显稚嫩的初级瓷器制品,流行于商周战国时期。本文在此也一并将其计入青瓷之列。
 
  战国原始瓷插座
 
浙江省德清亭子桥出土原始瓷鼓座
浙江省德清亭子桥出土原始瓷鼓座
 
战国原始瓷插座
战国原始瓷插座
  战国时期是原始瓷高水平发展的时期,器形仿青铜器造型的颇多,如豆、尊、簋、提梁壶、编钟以及矛、斧、锛等,生活用器、乐器、兵器一应俱全,并大量使用青铜器纹饰作为装饰。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形制比较特殊的原始瓷器物,这是一件覆钵形插座,体大稳重,口径8.7厘米,足径40.8厘米,高30.9厘米。底座为扁圆形,座面弧鼓,上插有一管状口,口沿微侈。座面从上至下有3道凸绳纹,座身四周有等距离分布的4个模印铺首衔环,铺首左下侧均有一圆形镂孔。底座弧面及座身四周均通体戳印深浅不一、凹凸不平、具有浮雕感的蟠螭纹,近底处饰云雷纹及回纹。胎骨坚硬,器内无釉,外施青黄釉,釉面均匀,胎釉结合良好。
 
  相同的器物曾在2004年江苏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中有出土,所不同的是鸿山大墓器座上部堆贴有蛇纹。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仿青铜乐器的编钟、甬钟、石磬、缶、于、丁宁、铃形器、钮铎、句鑃、钮镈等,发掘者考证其为鼓座。2007年浙江德清亭子桥战国窑址发掘时,在窑址中也有相应鼓座标本出土(图2),发掘者通过与博物馆收藏品及以往考古出土器的对比,认为将这类器物称之为鼓座是有一定依据的。而南宋官窑博物馆这件原始瓷插座无论造型、纹饰还是大小,与亭子桥之器都非常相近,属仿青铜乐器部件之列,大小应与实际使用座器相近,插管可插木质类构件,底座用以承重,且制作精良,以青铜器使用等级推断,亦属高规格之墓葬明器。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釉层大部分已脱落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釉层大部分已脱落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双耳以武士头像作为装饰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双耳以武士头像作为装饰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以玉璧图案作为装饰
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 以玉璧图案作为装饰
  瓿作为青铜器主要流行于商代,一般用于盛放酒或水等液体,大多为圆体,大腹,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原始瓷瓿仿青铜器形制,是当时比较常见的生活用具。这件西汉原始瓷玉璧纹瓿口径10.1厘米,底径15.9厘米,高24.9厘米,小口,平沿,斜广肩,弧腹,下腹收,平底。肩部两侧置一对称方耳,模印武士头像。肩部划4组双弦纹,其间以水波纹间隔,前后两面凸印玉璧形纹饰。灰白胎,质坚硬。器上半部施青黄釉,釉层薄,大部分釉已脱落(图3a)。
 
  西汉时期的原始瓷已走下坡之路,釉层薄而不均匀,多施半釉,有青黄、酱褐、茶绿等色。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少量轮制成型。此件原始瓷瓿与大部分西汉原始瓷一样,制作并不是很精致,特别是器身还有明显的指压痕,但它的装饰纹样却独具特色。首先双耳是以武士头像作为装饰(图3b)。秦汉时期英雄辈出,武士是力量、勇敢、安全的象征,双耳以武士形象出现即有守护之意。其次是玉璧装饰(图3c),玉璧饰谷纹,结有绶带。在中国古代,玉璧是一种重要的玉器,新石器时代就有它的身影。在汉代玉璧的用途非常广泛,祭祀、丧葬、进贺以及佩饰等都需要,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谷纹是汉代玉璧上常见的纹饰,反映了农耕社会人们企盼五谷丰收的愿望。绶带是佩绶制度的产物,为玉璧上的彩色丝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从纹饰的角度看,这件器物应该是当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所使用的器皿。
 
  三国青瓷堆塑罐
三国青瓷堆塑罐 罐上堆塑的裸身夫妇人物及熊
三国青瓷堆塑罐 罐上堆塑的裸身夫妇人物及熊
  此器高35.6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5.4厘米,无盖,一大罐上堆塑五小罐。五罐中间一个稍大,盘形口,罐沿堆塑成群飞鸟,下与大罐相通;周围四小罐扁鼓腹,呈漏斗形,与大罐不相通,口沿上各堆塑飞鸟两只。大罐深腹,平底,肩部四周堆塑人物、飞鸟、走兽及人头。人物姿态各异,或站,或坐,或奏乐。腹部还间隔分布四小孔,小孔边各塑贴一条头向洞口的爬行类动物(图4)。
 
  此罐堆塑的人物可分成三类:一类是伎乐俑;一类为赤身裸体者;还有一类怀抱禽鸟,似是祈福俑。此外还有很多头像也非常少见,构成一个不寻常的场景。堆塑男女裸体像在瓷器中少见,但在汉代陶俑中及其他一些艺术品上有所见,这与汉代仍存在原始性崇拜习俗有一定关系。东汉的一些习俗会延续至三国时期,因此在堆塑罐上出现性崇拜的题材也不足为奇。再来看那么多的人头,他们全分布在裸体人物的下方,有的正好位于女性生殖器的正下方,似乎寓意婴儿的降生。此外裸体人像也是男女搭配,具有夫妇相伴、多子多福的含义。在一对夫妇旁还有一头生殖器外露的熊。
 
  《诗经·小雅·斯干》所载“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意思为梦中有熊,预示男婴要降生,可见熊在这里也是男子的象征。此外,除伎乐俑外,所有的人物均怀抱一类似鸡的禽鸟。鸡在民间文化中象征生命力和生殖力,在此也应该蕴含着子孙繁衍的含义。在汉代,儒家思想得到确立和发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们把子孙昌盛、家族兴旺当成头等大事,这件堆塑罐应该就是当时人们这一愿望的物化体现。
 
  西晋青瓷狮形烛台
西晋青瓷狮形烛台
西晋青瓷狮形烛台
  烛台长13.5厘米,宽6厘米,高9厘米,为卧狮形,昂首,垂尾,背部有圆筒形插孔与体内相通。卧狮双目圆睁,两颊上耸,张口龇齿,颌下长须,表情刻划细致、生动。背部鬃毛分披,至下腹呈自然卷曲状。四足为蹲卧状。全身施青釉,釉色青灰,色调均匀(图5)。
 
  西晋时期,伴随制瓷业的繁荣,青瓷完全摆脱了青铜器造型的影响,大量运用人物、动物等造型,在装饰上采用刻划、堆塑等手法,显得精致繁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熊形灯、羊形插器、狮形烛台、蟾蜍水丞、虎子、鸡首壶等,它们或以动物形态作为器物整体造型,或以动物局部作为器物装饰。这些动物造型往往又在写实的基础上予以艺术夸张,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体现了这一时期青瓷在造型艺术上的追求与特点。狮形烛台即是这一时期墓葬中的常见器物,以狮子的造型作为装饰,东汉少见。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这种不原产于我国的动物,其艺术形象开始流传。佛教中,狮是护法者的形象,释迦牟尼佛祖就被比作狮子,与佛有关的东西也冠以“狮”名。人们把狮子作为护卫者和辟邪物,起着保护主人平安、吓阻凶恶的作用。魏晋之际,佛教在江、浙一带尤为流行,因此昂扬威猛的狮形器物大量涌现,以发挥其驱祟辟邪的镇物神兽作用,因此狮形烛台又被称为辟邪。
 
  西晋青瓷女俑
西晋青瓷女俑
西晋青瓷女俑
  此件西晋青瓷女俑为立式,高21.4厘米,发髻烦琐精致,发式少见;面庞丰润,卧蚕眉,单眼帘,翘鼻,嘴为两小圆孔,双耳有环状耳饰;身着交领曳地长袍,袖端收敛,双手交于腰前,腰部系扎帛带。釉呈青绿色,有剥釉现象,釉不及底(图6)。
 
  秦汉时期,随着人殉制度的普遍废除,各类陶俑、木俑、瓷俑替代真人成为随葬明器的重要组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与社会风貌、生活习俗提供了历史见证。汉代是陶俑的重要发展时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丰富。西汉陶俑以兵马俑和侍女俑为多,到了东汉,伴随一种新的庄园经济的产生和丧葬制度的进一步世俗化,俑变得更加种类繁多,出现了说书俑、劳作俑、击鼓俑、抚琴俑、舞蹈俑、吹奏俑、骑马俑、百戏俑等富有生活趣味的人物俑。
 
  西晋时期,两汉以来的厚葬风俗在江南一带仍然延续,墓中出土了大量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的仓院楼阁、家什农具、禽舍畜圈等青瓷模型制品,其中就包括人物俑。这种由陶到瓷的转变,不仅显示了制瓷技术的成熟,也说明瓷器在当时当地的普及。西晋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集捏塑、堆贴、刻划于一体,擅长表现细微之处,使器物显得精致繁复,如此件女俑的发髻就表现了这一特点。女俑所穿的服饰,是袖端收敛的袍,而非魏晋时期流行的衫。袍是汉代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晋时期人们的衣着仍然会受到汉风的影响。另外女俑丰满的面部,以及五官外貌也与同时期生产的同类产品,如萧山博物馆所藏西晋青瓷仕女俑的特征相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倾向。
 
  西晋越窑绳索纹罐
西晋越窑绳索纹
西晋越窑绳索纹
  瓷罐口径11厘米,底径11.8厘米,高16.7厘米。直口,宽沿,斜肩,肩部以下微呈弧形内收,平底。颈部至肩部堆贴交叉绳索纹,交叉点以乳丁状表示绳结。胎呈土黄色。施淡青釉,釉不及底(图7)。
 
  据考古资料,此类器物在浙江余杭、温州、慈溪、绍兴、萧山以及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出土,以奉化市白杜南岙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墓出土的越窑青瓷堆贴绳索纹罐最精。此器亦属上乘。因出土时有部分器物内或旁边放有小水罐,该类器物被认为是水井的缩小版。一些纪年墓,如前面提到的奉化东汉熹平四年墓以及平阳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墓、新昌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墓、萧山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墓均有此类井出现,只是形制略有不同,有的是直筒形的,有的与这件相仿,口小于腹。除了装饰绳索纹外,也有饰以网格纹和镂孔的。由于绳索纹制作精细,写实性强,应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推测当是套在井外护栏上的,而镂孔则是用来拴系井盖的。在古代,井在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人们吃水、用水都离不开井,有时农田的浇灌也要依靠水井。水井造型的器物也成为当时常见的明器之一。
(责任编辑:耕生)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Copyright (C) hebixingchina.com. 北京合璧兴工艺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 hebixing1020@163.com 电话:86-10-68538398 18810367069 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一区5号院8号楼底商二层

京ICP备1202720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57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