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收藏鉴赏
珐琅彩用于
瓷器上,被称为“珐琅彩瓷”。起源于元代,明代开始用于制造铜胎珐琅器,康熙时首创烧制成功,因烧制有限,价值连城,后仿者很多。珐琅彩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彩料,烧成后有透明的玻璃质感,所以又称“料彩”,也有在料中加粉质而呈不透明者。彩色多样,如红、黄、蓝、紫、白、黑、绿、胭脂等。由于在绘画的色地上堆料较厚,又由多色阶深浅不同的料彩巧妙配合,使得画面有层次分明的质感。
康熙时少见白地画珐琅瓷,这是时代特点。纹饰以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字、“万寿无疆”和开光花卉、九秋菊花、虞美人花等为主,画工严整细腻,具有图案画效果。器形以生活用器较多,瓶类甚少,均无大器。器底款识为阴刻楷书“康熙御制”,也有青花、胭脂红、紫彩、黑彩、蓝彩等色款,多数围有四方边栏双线,字体笔画粗宽,挺拔工整。
雍正时珐琅有所发展,彩料比以前更丰富,除进口彩料外,还有宫廷造办处炼制的新料,比洋料更新颖,色彩品种也多。雍正时的珐琅彩大多绘于素白器上,因为白瓷薄胎,比之色地更能突出彩料的玻璃质感和鲜艳色调。也有少数袭用康熙时带各种色地的装饰。
乾隆时珐琅彩前期比雍正时精美,后期粗糙,乃至停烧。此时以色地开光的装饰技术流行,开光图案多绘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子等,并多配有御题诗句,落“古月轩”款的多见于鼻烟壶上,瓷器上少有此款,凡瓷器上署此类款的均为嘉庆、道光及民国时所作。
珐琅彩瓷比较名贵,传世较少。于是清末和民国初年曾大量仿制,有的仿品很细,如绘有杏林春燕、春牛图、岁寒三友、郎世宁的狼狗、香妃戎装、乾隆射猎等内容的珐琅彩瓷瓶,不易辨伪。江西詹氏兄弟及吴仲英的制品,后加彩的团花、蝴蝶、碧桃、雉鸡碗等,逼肖乱真。
从翰海15周年庆典“宫廷御用”专场中,以8344万元创下国内瓷器拍卖最高纪录的“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到海外拍场中,去年3月份在美国纽约贞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中华艺术瑰宝春季拍卖会”上,以135万美元成交的国宝级“清乾隆珐琅彩胭脂红山水诗句碗”,可以说,在去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清乾隆时期的瓷器拍品已经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清朝瓷器的收藏重点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俗称“清三代”。在清代瓷器中主要有青花瓷、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等,其中以清代斗彩、清代五彩、清代粉彩的价格最为昂贵,同时在清代瓷器中,又以乾隆年间的瓷器最为抢眼。
清代官窑拍品价格一直稳高不下,它针对的收藏对象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经济环境也许会使这些收藏家财富缩水,但不会使这些有实力的收藏家失去收藏清代官窑的兴趣。只要是品质高的清代官窑,它们在拍场上的成交价就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就在持有各种猜测的时候,清三代御制瓷器接二连三地打破历史成交价,以极其兴奋的态势为近两个月来的每一场春季拍卖会画下了句号。
在4月上旬苏富比春拍的“玲珑八宝——欧洲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中,8件拍品悉数拍出,总成交额高达9552万港元。而其中拔得头筹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最终以4770万港元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
“清三代”御制瓷器从古代就受追捧
为什么这些清代官窑瓷器在今年春天屡创天价呢?虽然有着艺术品回暖的大背景,但是清代官窑瓷器尤其是“清三代”御制瓷器,受到藏家追捧,也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事情。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这三个朝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而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因此,清三代御瓷的市场价格不会因目前经济形势而下跌。
国外博物馆也推波助澜
清朝官瓷在20年间身价飙升,与收藏家品位转变有极大关系。20年来,收藏家喜好的瓷器已由明代转向清代。前几年经济形势好,藏家什么都愿意买。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大家都更加关注精品,只愿意对精品出手。清朝御制瓷器是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因而更有市场。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明清官窑瓷器,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藏品数量大约只有2万件。改革开放后,市面上的明清官窑瓷器数量增至4万件左右。经过近30年的流失和损坏,如今市场中流通的明清御制瓷器则更加稀少。
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是使清代御制瓷器在市场中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中国清朝官窑瓷器的认可和推崇,使得国际收藏机构和国际收藏家也开始对清官窑瓷器热烈追捧。而这些精品的价格稳高不下的另外重要原因,是因为清三代御制瓷器,皆有专门的窑场为皇室特别制作。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制作效果,它们所凝聚的制作时间是难以测计的,而且产量很小。所以能流传于世、保存良好收藏至今的清朝御制瓷器便更为稀少。
除了清三代官窑,清朝晚期的官窑瓷器也会成为市场中的收藏重点。清三代御制瓷器在民间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晚清御制瓷器中有些品种的工艺也可圈可点。比如同治大婚用瓷,慈禧、道光“慎德堂制瓷”,都是值得留意的。相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故宫晚清的官窑彩瓷数量多,称筒瓷,就是把重复品、一个规格的封装起来,筒瓷数量相当大。而咸丰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波及景德镇,使它曾中断生产,因而咸丰官窑的传世物品很稀少,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